山东:加强专责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日前,山东省纪委监委协助省委制定《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意见》,从强化统筹部署、协调联动、成果运用等方面对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作出部署。
山东各级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加强与其他各类监督协作配合,构建起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监督主体“1+22”监督贯通制度体系。省纪委监委机关已与人大、审计、财会、舆论等监督主体建立22项具体协作配合机制,并在监督整治中实践运用,持续释放同向发力叠加效应。德州市探索建立其他监督主体申报立项、纪委统筹推动、监督成果共享的协作监督模式,引导各类监督立足职责确定12个协作监督事项。邹城市委将贯通监督纳入深化改革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实施方案,定期会商分析,将审计、财会等领域43名业务骨干纳入人才库,更加精准有效发现问题。
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山东省纪委监委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健全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协同监督机制,聚焦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加强政治监督和审查调查协作配合,指导聊城市纪委监委与河南省濮阳市纪委监委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不折不扣落实。
临沂市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市属企业出资人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开展投资担保领域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发现该市某国有企业原董事长邓某任职期间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市纪委监委立即会同市审计局成立项目核查组,并联合巡察、信访等部门深挖问题线索,综合运用“室企地”联合办案模式,严肃查处了邓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从“纸上行”到“事上见”,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中,专责监督、专项巡视巡察、专项督查、人大政协专题询问、专项民主监督等及时跟进,发改、审计、财政等部门单位强化行业监管,实现一体聚焦发力。东营市纪委监委优化纪督联动机制,每季度联合开展督导检查,与审计、12345政务热线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去年以来,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870余个。
把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融合推进,联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烟台市纪委监委推动开展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召集监管部门专题研究制定方案措施,《问政烟台》策划开展舆论监督……推动整改违规圈占公共用地停车场66处,146处停车场免费开放,释放停车位1.3万余个。
山东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和政治监督活页载体,构建“五方联动、一组双专班”工作体系,即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纪委推动、群众参与,经党委批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和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双组长”,推动职能部门扛牢监管责任,形成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进一步提高监督精准性、实效性,山东省纪委监委建立全省统一、横向贯通、上下联动的监督贯通应用平台,全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汇集48家省直单位、349项政务数据资源和监督信息,打造监督数据资源池。菏泽市纪委监委以信息集成为载体深化科技赋能监督,与有关监督主体共同研发10余个监督模型,切实增强监督的穿透性、实效性。
山东省纪委监委机关和监督主体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监督、整改、治理贯通,把监督之“制”的优势转化为“治”的效能。在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中,该省纪委监委机关会同省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建立监督和业务“双专班”,累计化解项目5036个。督促省自然资源厅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健全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长效机制的意见》,常态化推进“交房即办证”“交地即办证”,从源头防范新的办证难问题发生。
围绕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监督闭环,淄博市在全市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专项整治,市纪委监委在严肃查处优亲厚友、套取补贴等问题的基础上,督促人社部门针对暴露出的监管缺位、制度漏洞等问题,完善并严格执行岗位人员“双实名”动态管理等制度机制,推动实现由解决具体问题到优化治理的转变,真正让公益岗回归公益属性。(山东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周振华)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